2017年7月23日星期日

【103】不卑也不亢

我应邀演讲的前一晚,通常要彻夜不眠,挑灯备课。不是临时“炒菜”请人吃,而是希望可以给大家捧出最适合的一道菜。就算是复讲数十次了,我还是严正以待,重新看过讲义,重新修订。

我通常会提前抵达,并接受主办方的宴请。这是我了解“地气”的机会,通过闲聊,我尝试理清这一区的人的想法和需求,以便调整自己的讲义,让内容更接地气。

这是我的一份坚持,多年来皆然。我不做传声筒,传达书本的知识;我不说大家都已经懂的话,消耗彼此的生命。我只想分享我所观察到的事项,并提出我认为可以做出改变的点子。有人说我的话常会给人“打脸”,批判性太强,孰不知“予岂好辩哉?予不得已也!”但凡我专业领域的事项,我的理解必然比人要深刻,不得不说实话。

我并非要教人家什么,而是引导大家共同思考一些很重要但是却可能被忽略的问题,借此冲击思维,共商对策。是故,我不会以高姿态亮相,也不会谦卑得妄自菲薄。

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如此,当我反客为主,邀请别人来演讲时,我也谨慎对待。“不卑不亢”是最基本的守则。我不会妄自菲薄得把我和我的群体降低到无知,期待他人来搭救;更不会傲慢得规定他人要讲什么,把内容提纲都给划定了。

启发我不卑不亢应对外界的,应该是印顺法师。法师在他的回忆录中记载这样一件事:一位司令到庙里来参拜住持,谈兴之间说起他以“色不异空”考难过几位大德,就连当时的僧界领袖给他说明,他还是觉得差点。一旁的弟子发言恭维司令,说他“真有研究”。司令谦卑回应:“战乱之际,没有时间进修,只不过看过一本有注解的《心经》。”他人听了这段对话不觉怎样,印老却无限感慨。自己不学,由外人来到面前卖弄,不但不给予恰当的回应,还要奉承人家。印老由此感受僧团的没落、权贵的嚣张,就是由这些人给“养”出来的。

因此,我接待外宾,从来不会哈腰逢迎,当然也不趾高气昂。我们不是等人来搭救,也不是借人家的嘴巴传达我们想传达的信息,我们是构建平台让大家探索问题,彼此交流。

不卑不亢,真诚相待是我处世的原则。

《星洲日报·东海岸》23/07/2017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