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11月20日星期二

【215】不要耽于学习小道

子曰:“攻乎异端,斯害也已!” (《论语》2.16)

上一篇我根据宋代孙奕的说法,把孔子这段话解释为要攻击异端邪说,正义才能彰显。最后我又否定孙奕这种说法,因为“破邪显正”过于霸气,与温文尔雅的早期儒家不相称。

汉人把“攻”解释为“治”,也就是“学习”,这是比较对我的胃口的。我总认为孔子很强调读书,他的话很多也和读书有关。如果把这句话解释为“学习与大道无关的知识,对自己是很有害的”是说得过去的,只不过对“异端”还得进一步了解。

梁代皇侃说:“此章禁人杂学诸子百家之书也。”他还很详细地说明:“攻,治也。古人谓学为治,故书史载人专经学问者,皆云治其书、治其经也。异端,谓杂书也。言人若不学六籍正典,而杂学于诸子百家,此则为害之深。故云攻乎异端,斯害也已矣!斯害也已矣者,为害之深也。”

孔子排斥诸子学说么?这和程树德调侃朱熹不辨真伪,把异端视为杨墨之学那样,是搞乱了时代顺序,让杨朱、墨子坐时光机到孔子时代去了。钱穆辩说:“孔子之时,不但未有佛学,并杨墨之学亦未产生。当时只有道家,《史记》载孔子见老聃,归而有如龙之叹,则孔子之不排击道家甚明,不能以后世门户排挤心理推测圣人。”可见把“异端”解释为诸子百家的学说是牵强附会,不符合历史发展的。

《礼记》之中常有提到“异端”,例如《中庸》引孔子的话说“索隐行怪,后世有述焉,吾弗为之己”;《大学》也说“他技,异端之技也”,这些说法都证明孔子口中的异端是指与大道无关的学问。《公羊传》倒给“异端”做了注脚说是“他技奇巧”。这种说法显然要准确得多。

清代钱坫的理解值得注意,他说:“异端即他技,所谓小道也。小道必有可观,致远则泥,故夫子以为不可攻,言人务小道致失大道。”(《论语后录》)这段话正点中了今人学习的一大要害——杂学贪多,什么小道学说都合口味。

清代崔适引《颜氏家训》的话说:“古人云多为少善,不如执一。鼯鼠五能,不成技术。近世有两人,朗悟士也。性多营综,略无成名,经不足以待问,史不足以讨论,文章无可传于集录,书迹未堪以留爱玩,卜筮射六得三,医药治十差五,音乐在数十人下,弓矢在千百人中,天文、画绘、棊博、鲜卑语、煎胡桃油、炼锡为银,如此之类,略得梗概,皆不通熟。惜乎以彼神明,若省其异端,当精妙也。”(《省事》)这样的万事通,不是今人多所向往的么?

崔适的评论很有力量,他说:“多能乃圣人之事,常人而务多能,必至一无所能。是故断断无他者,不攻异端之益也;多为少善者,攻异端之害也。害在攻,不在异。” (《论语足征记》)这是把整个问题的焦点转移到该“攻”(学习)什么,而不是在辨析何者为“异端”。

上面提到钱坫的评论,他引述的话也出自《论语》,那是子夏说的话:“虽小道,必有可观者焉;致远恐泥,是以君子不为也。”这和孔子说的“攻乎异端”放在一起理解是很有意思的。

“异端”并不是一无可取,相反的往往趣味性更加浓厚,吸引力更强。如果不小心一头栽进去,则恐怕泥足深陷,难以自拔。奉劝学习的人,不要杂学贪多,不要尽往小道钻,踏踏实实一门深入才是正道!

原刊:《星洲日报·东海岸》25/12/2011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